嶺南民間有云“廣東三寶:燒鵝、荔枝、涼茶鋪”。嶺南涼茶文化擁有悠久的歷史積蘊和民俗內涵。涼茶是嶺南人民根據本地的氣候、水土特性,在長期預防疾病與保健的過程中以中醫養生理論為指導,以中草藥為基礎研制出的一類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的飲料總稱。
公元306年,東晉道學醫藥家葛洪南來嶺南,由于當時瘴癘流行,他得以悉心研究嶺南各種溫病醫藥。葛洪所遺下的醫學專著以及后世嶺南溫派醫家總結勞動人民長期防治疾病過程中的豐富經驗,形成了嶺南文化底蘊深厚的涼茶,其配方、術語世代相傳。關于涼茶的歷史典故、民間傳說在嶺南和海外廣為流傳,經久不衰。
涼茶盛行于兩廣、港澳地區,與嶺南氣候和水土有很大關系。古時嶺南為百越之地,多瘴氣,染者無有不死。唐韓愈貶潮州上表曰:“州(即潮州)南近界,漲海連天,毒霧瘴氛,日夕發作?!庇纱丝芍?,瘴癘之地在古人心中是何等可怕。嶺南人正是通過與惡劣環境的不斷抗爭,積累了寶貴經驗,經過長期實踐,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涼茶。